首页 热度 快讯 家居 国内 国际 军情 社会 财经 娱乐 体育 文化 科技 房产 汽车 旅游 IT 互联网金融 图片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网约车市场再现变局 “拼价格”凸显“拼服务”缺位

2018-04-10 12:03: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hnnew013

继3月21日美团打车登陆上海后,3月27日高德顺风车在成都、武汉上线,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招募车主。3月28日,携程集团宣布旗下携程专车正式获得“网约车牌照”。沉寂了近两年的网约车市场再现变局。

目前,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都推出了切合自身的网约车管理细则,几乎所有城市都要求网约车持本地号牌,且在本地登记注册。对于网约车司机,八成的城市都要求是本地户籍或是本地居住证,京沪等地更是要求司机不能在一年内有5次以上的交通违章记录。

在市场方面,在滴滴合并优步中国之后,中国网约车市场一直以滴滴一家独大,市场也走向平稳。实际上,市场竞争并没有因为滴滴一家独大而平静。

比如,携程专车在2015年就开始搭建平台,并引入了许多全国知名的网约车品牌,深耕3年选择在今年春季正式推出自营的专车服务。

继去年“试水”南京后,今年3月21日美团打车登陆上海,上线快车和出租车服务,初来乍到,美团就打出价格组合拳。据美团数据,在登陆后第三天,日订单突破30万,迅速在网约车市场上撕开裂缝。

在高德方面,虽然没有补贴,但提出了“0佣金”政策。即乘客花多少钱,司机就能拿到多少钱。

“滴滴出行”也迅速做出反应,价格战正式开打:“越打越便宜”“0元打车享不停”等举措接连不断。“这几天滴滴给我发的短信,简直比过去一年还要多。”有用户在朋友圈感叹。

在高额“补贴”和“0佣金”政策的刺激下,上海等多地网约车市场近期新车骤增,“马甲车”、刷单、出租车停摆等乱象也开始出现。尽管大部分城市规定,网约车应该是本地牌照,但总有司机钻空子,想方设法在运营平台上实现注册,而且注册信息与车辆实际信息不符,由此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记者实际使用多个约车软件后发现,有近四成比例的网约车是“马甲车”。

价格战再次给出租车行业造成影响。不少出租车司机感慨:“生意马上大不如前。”最近一两周的业务量下降了两三成,也有的出租车司机看到网约平台补贴数额很高,有了跳槽的想法。在南京的出租车市场,甚至出现了停摆现象,不少出租车停运,无人驾驶。

如此价格战,对乘客真是“实惠”吗?从短期来看,乘客确确实实享受到了出行的价格的“实惠”,但是随着价格战不断升级,会引来众多投机者,导致司机团队良莠不齐,还容易混入违规外地牌车辆。同时,企业将过多精力和财力放在价格战上,难免对安全、服务等环节放松要求,这些都是安全隐患。

3月21日,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价检局曾明确要求美团打车不得出现低价恶性竞争行为,不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扰乱市场秩序,并要求美团打车及时将注册车辆及驾驶员的相关数据接入本市行业监管平台。

据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副处长马斐介绍,根据行业管理规范,网约车平台在沪营运前,必须将所有注册车辆和驾驶员的信息数据接入上海行业监管平台。网约车平台的所有注册车辆和人员,必须获得上海网约车经营许可证,其中,“沪牌”“沪籍”是基本准入条件;出租车也必须屏蔽“显示乘客目的地”功能,禁止驾驶员恶意“挑客”。

马斐表示,作为互联网行业的网约车,与传统行业相比有明显差异,网约车行业既有信息服务,又直接从事组织运营,不少网约车公司注册地、运营地往往不同,而且是跨区域运营,因此,不能简单依靠单一地方监管。

滴滴出行区域运营高级总监孙枢此前也表示,从网约车诞生开始,每一次竞争都从补贴大战开始,最终以安全体验效率决胜,要感谢美团大力补贴用户,和滴滴一起把市场做大。但最终能不能留住用户还得靠核心价值,要看产品是否有差异化。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2.25亿。携程国内专车事业部CEO李乔表示,网约车市场规模庞大,行业前景难以限量,但现在已经从“拼补贴”的时代,进入到“拼服务”的时代。用户更乐意为好服务买单,一味地补贴只会损失服务质量,损失口碑,最终损失用户。

业内专家也表示,在网约车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试错,“服务优先于价格”的消费理念逐渐在消费者中普及。毕竟“烧钱”抢用户难持久,服务若跟不上,乘客会用脚投票。对网约车行业来说,加强安全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合理调度运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重庆企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重庆企业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重庆企业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重庆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重庆企业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北京企业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企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重庆企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热度推荐
重庆企业网版权所有